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化纤用氢氧化钠中氯化钠含量的分光光度法测定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化纤工业中氢氧化钠产品的质量控制和检测。
Title:Determination of Sodium Chloride Content in Caustic Soda for Chemical Fibers - Spectrophotometric Method
中国标准分类号:G12
国际标准分类号:71.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B 11213.2-1989是中国国家标准之一,专门用于测定化纤用氢氧化钠中氯化钠含量的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作为检测手段。这一标准为化工行业提供了科学、准确的技术依据,确保了化纤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氢氧化钠的质量符合要求。氢氧化钠是化纤工业中的关键原料,其纯度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基于物质对特定波长光吸收特性的分析技术。在测定氯化钠含量时,样品溶液中的氯离子会与银离子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而未反应的银离子则可以通过分光光度计检测其吸光度来定量。这种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灵敏度高以及重复性好的特点,能够满足工业生产中对快速检测的需求。
以某大型化纤生产企业为例,该企业在引入GB 11213.2-1989标准后,通过改进生产工艺流程,显著提高了产品的一致性和稳定性。例如,在一次例行检查中发现部分批次的氢氧化钠中氯化钠含量超标,立即采取措施调整原料采购标准,并加强了入库前的检验环节。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成品率提升了约10%,同时降低了因质量问题导致的成本损失。
随着科技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变化,未来对于此类检测方法的要求将更加严格。一方面需要进一步优化分光光度法的操作步骤,使其更易于推广;另一方面还需探索更多新型检测技术的应用可能性,比如结合人工智能算法实现自动化数据分析等。此外,还应持续关注国际标准动态,积极参与相关领域规则制定,提升我国在国际标准化组织中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