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临床急危重症常用中成药胶囊剂调剂的技术要求、操作流程、质量控制及注意事项。本文件适用于医疗机构中药房、中药调剂部门及相关从业人员进行胶囊剂的调剂工作。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Decoction of Commonly Use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Emergency and Critical Care - Part 4: Capsule Agents
中国标准分类号:C43
国际标准分类号:11.1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本文以《TCACM 1378.4-2022 临床急危重症常用中成药调剂技术规范 第4部分:胶囊剂》中新老版本在“胶囊内容物质量控制”方面的差异为切入点,对这一重要条文进行深度解读。
在旧版标准(如假设编号为TCACM 1378.4-2015)中,对于胶囊内容物的质量要求较为笼统,仅提出“应符合相应制剂通则规定”,并未给出具体的操作细节。而在新版标准中,明确了胶囊内容物需满足以下几项关键指标:水分含量不得超过9%,装量差异限度应符合《中国药典》相关规定,并且外观应均匀、无结块现象。
以某款用于治疗急性心衰的强心类中成药胶囊为例,其内容物主要由洋地黄苷、丹参酮等成分组成。根据新版标准的要求,在调配过程中,药师需首先检查原料药是否经过严格检验并附有合格证明文件。其次,在混合步骤中,应采用适宜的方法确保各组分配比准确且分布均匀,避免因混合不均导致成品质量波动。此外,在封装前还需检测每粒胶囊的实际装量与标示值之间的偏差,若超出允许范围,则需调整工艺参数直至达标。
值得注意的是,新版标准特别强调了对胶囊内容物水分含量的控制。过高的水分不仅会影响药物稳定性,还可能引起微生物滋生。因此,在生产环节中,应采取适当的干燥措施,并定期监测环境湿度,必要时可增设除湿装置。同时,对于含有挥发性成分的产品,还需注意密封保存条件,防止有效成分流失。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TCACM 1378.4-2022》相比之前版本更加注重实际操作层面的具体指导,有助于提升临床急危重症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药师在日常工作中应当严格按照新版标准执行,确保每一粒胶囊都能达到最佳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