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用邻二氮杂菲分光光度法测定碳酸锂、单水氢氧化锂、氯化锂中铁含量的方法。本文件适用于碳酸锂、单水氢氧化锂、氯化锂中铁量的化学分析。
Title:Methods for chemical analysis of lithium carbonate, monohydrate lithium hydroxide and lithium chloride - Spectrophotometric method using 1,10-phenanthroline for determination of iron content
中国标准分类号:G72
国际标准分类号:71.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B 11064.7-1989是中国国家标准,规定了通过邻二氮杂菲分光光度法测定碳酸锂、单水氢氧化锂和氯化锂中微量铁含量的具体方法。这种方法基于铁离子与邻二氮杂菲形成稳定的橙红色络合物的原理,其吸收波长为510 nm。该标准不仅提供了精确的测量手段,还对实验条件、试剂选择以及操作步骤进行了严格规范,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邻二氮杂菲(o-phen)是一种常用的显色剂,能够与铁离子(Fe²⁺)反应生成具有高稳定性的橙红色络合物。这一过程需要在酸性环境下进行,通常使用盐酸作为介质。强酸环境可以防止铁离子被氧化成Fe³⁺,从而保证检测的准确性。通过分光光度计测量该络合物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再利用朗伯-比尔定律计算出铁的浓度。
尽管邻二氮杂菲分光光度法具有诸多优势,但在实际操作中仍可能遇到一些问题。例如,样品基质复杂可能导致干扰物质影响测量精度。针对这些问题,研究者提出了多种优化措施。例如,在样品预处理阶段加入掩蔽剂(如EDTA),以消除其他金属离子的影响;同时,通过多次平行实验验证结果的一致性,提高数据可靠性。
随着新能源汽车和储能行业的快速发展,锂电池的需求量持续增长,对原材料质量的要求也日益提高。GB 11064.7-1989所提供的检测方法为保障产品质量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持。未来,随着自动化仪器的发展,该方法有望进一步简化操作流程并提升效率,为更多领域的科研和生产提供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