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用汞量法测定碳酸锂、单水氢氧化锂、氯化锂中氯化物含量的分析方法。本文件适用于碳酸锂、单水氢氧化锂、氯化锂产品中氯化物含量的测定。
Title:Methods for chemical analysis of lithium carbonate, monohydrate lithium hydroxide and lithium chloride - Determination of chlorides content by mercurimetry
中国标准分类号:G11
国际标准分类号:71.060.1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B 11064.10-1989 是中国国家标准,规定了通过汞量法测定碳酸锂、单水氢氧化锂和氯化锂中氯化物含量的具体方法。这一标准适用于化工行业中对锂化合物的质量控制,确保产品符合相关技术要求。汞量法是一种经典的滴定分析方法,具有操作简单、结果可靠的特点,广泛应用于无机盐类物质的定量分析。
汞量法的核心原理是利用氯离子与汞离子发生沉淀反应,生成难溶的氯化汞(HgCl₂)。通过精确测量消耗的汞标准溶液的体积,可以计算出样品中氯化物的含量。这种方法的关键在于准确控制滴定条件,例如溶液的pH值、温度以及滴定速度等,以保证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锂化合物如碳酸锂、单水氢氧化锂和氯化锂,在新能源、医药及电子工业等领域具有重要价值。这些材料的纯度直接影响其性能表现,因此需要严格的质量检测。汞量法因其高效性和适用性成为行业内首选的检测手段之一。
某锂电池生产企业曾因氯化物超标导致电池短路问题频发。企业按照GB 11064.10-1989标准对原材料进行了汞量法检测,发现供应商提供的碳酸锂中氯化物含量超出允许范围。经过更换合格供应商后,电池质量显著提升,故障率下降了70%以上。
GB 11064.10-1989 提供了一种科学严谨的方法来测定锂化合物中的氯化物含量,为相关行业的质量控制提供了有力支持。随着锂资源需求的增长,汞量法的重要性愈发凸显。未来,应进一步优化检测流程,推广标准化操作,以满足更高水平的质量管理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