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饲料用皮大麦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以大麦为原料,经加工去皮后制成的饲料用皮大麦。
Title:Feed Barley with Husk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1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B 10367-1989 是中国的一项国家标准,用于规范饲料用皮大麦的质量要求和技术指标。以下是关于该标准的一些常见问题及其详细解答。
GB 10367-1989 主要规定了饲料用皮大麦的质量分级、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内容。该标准适用于以皮大麦为主要原料加工成的饲料产品。
饲料用皮大麦的质量分级主要依据其容重、杂质含量、不完善粒含量等指标进行划分。具体分级标准可以在标准文件中找到。
检测饲料用皮大麦的容重需要使用专用的容重测定仪。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饲料用皮大麦中的杂质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这些杂质会影响饲料的安全性和营养价值。
不完善粒是指那些虽然未完全成熟或受到损伤但仍可作为饲料使用的皮大麦颗粒。常见的不完善粒包括:
不完善粒含量过高可能影响饲料的适口性和消化率。
根据GB 10367-1989 的要求,饲料用皮大麦的包装应符合以下条件:
在运输过程中,饲料用皮大麦应注意以下几点:
饲料用皮大麦的贮存期限通常为6个月至1年,具体时间取决于储存条件。为了延长保存期,建议:
GB 10367-1989 主要适用于饲料用皮大麦,但不适用于其他用途的皮大麦(如食用或工业用途)。如果需要了解其他用途的皮大麦标准,请查阅相关国家标准。
完整的GB 10367-1989 标准文件可以通过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网站或其他权威机构购买和下载。建议通过正规渠道获取最新版本的标准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