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安防生物特征识别应用中的相关术语和定义。本文件适用于安防领域中涉及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研究、开发、应用和管理。
Title:Security Protection - Biometric Recognition Application Terminology
中国标准分类号:A8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2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AT 893-2010 安防生物特征识别应用术语 是中国的一项国家标准,用于规范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在安防领域的专业术语。以下是关于此标准的一些常见问题及其详细解答。
GAT 893-2010 主要定义了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在安防领域中使用的专业术语。这些术语涵盖了生物特征采集、处理、存储、比对和应用等各个环节,为行业提供了统一的语言框架,便于技术交流与标准化实施。
生物特征识别技术通过提取个体独特的生理或行为特征(如指纹、人脸、虹膜、步态等)进行身份验证或识别。其核心原理是将采集到的生物特征数据与数据库中的模板进行比对,以判断是否匹配。
这些特征因其唯一性和稳定性被广泛应用于身份认证场景。
生物特征模板是指将原始生物特征数据经过预处理后生成的数据表示形式。它是后续比对和存储的基础,通常以数字形式存在,具有不可逆性,即无法从中还原出原始生物特征。
是的,该标准适用于所有基于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安防应用场景,包括但不限于门禁控制、考勤管理、边境检查、金融支付等领域。
这两项指标是衡量生物特征识别系统性能的重要参数。
是的,该标准强调在生物特征采集、存储和传输过程中需遵循隐私保护原则,确保用户数据的安全性和合法性。
尽管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具有高度安全性,但仍可能存在伪造攻击、数据泄露等问题。因此,需要结合多因素认证机制和加密技术来增强系统的安全性。
是的,随着技术的发展和需求的变化,该标准可能会定期修订以保持其适用性和权威性。
通过以上方式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该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