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公安边防反偷渡信息管理中涉案人员类别的代码表示形式和具体代码。本文件适用于公安边防部门在反偷渡工作中对涉案人员信息的采集、处理、存储、交换和管理。
Title:Code for Anti-smuggling Information Management of Public Security Frontier - Part 4: Code for Categories of Persons Involved in Cases
中国标准分类号:A80
国际标准分类号:03.2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AT 615.4-2006 是中国公安部制定的一项关于公安边防反偷渡信息管理的标准,其中第4部分涉及涉案人员类别的代码。以下是针对该标准的常见问题及其详细解答。
该标准主要用于规范公安边防部门在处理偷渡案件时的信息管理工作,特别是对涉案人员类别的代码化管理。通过统一编码规则,可以提高信息的准确性和处理效率,为执法提供标准化支持。
涉案人员类别代码的主要作用是:1) 确保不同地区、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换无障碍;2) 提高数据处理的自动化水平;3) 避免因人工记录导致的错误或遗漏。
涉案人员类别通常根据其角色或行为特征进行划分,例如:
每种类别都有对应的代码,用于标识和区分。
是的,所有涉案人员都需根据其具体角色分配相应的类别代码。即使某些人员可能同时具有多重身份,也需明确其主要角色并编码。
如果发现代码有误,应立即联系负责信息管理的部门进行修正。修正过程需要严格按照标准流程操作,确保数据的准确性与一致性。
是的,该标准适用于所有涉及偷渡行为的案件,无论案件规模大小或复杂程度如何。
如果不遵循该标准,可能导致以下问题:
因此,严格遵守标准至关重要。
最新的代码表可以通过公安部官方网站或相关出版物获取。建议定期更新以确保信息的时效性。
不可以。涉案人员类别代码是经过严格设计和规定的,任何修改都需经过权威机构批准,并遵循既定程序。
是的,公安部及相关培训机构会定期举办培训课程,帮助相关人员了解和掌握该标准的具体应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