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中医溻渍法的技术要求、操作流程、注意事项及质量控制。本文件适用于医疗机构、中医诊所及相关单位开展中医溻渍法的操作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Operation Specification for Tazhi Method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中国标准分类号:C46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今天我想和大家聊聊中医溻渍法技术操作规范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变化——关于溻渍液温度的控制。
在TCACM 1403-2022新标准中,对溻渍液的温度有了更明确的规定。旧版标准中并没有给出具体的温度范围,只是笼统要求根据患者情况调整。而新版标准明确规定:溻渍液温度应保持在38℃至42℃之间。这个变化看似简单,但实际意义重大。
首先,这个温度区间是经过大量临床验证的最适宜范围。在这个温度下,药物成分能够更好地渗透皮肤,同时又不会因为过热导致皮肤烫伤。尤其是对于一些皮肤较为敏感或者患有糖尿病等慢性病的患者来说,这个温度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其次,在应用这一条规范时,操作者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比如使用水浴加热时,要不断搅拌确保温度均匀;如果采用恒温设备,则要定期检查设备状态,防止出现温度波动。此外,每次治疗前都应对患者皮肤进行测试,以确保温度适中。
最后,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有明确的温度指导,但具体操作还需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例如儿童和老年人可能需要稍微偏低的温度,而某些特殊部位如关节处则可以适当提高一点温度以增强疗效。
总之,TCACM 1403-2022中关于溻渍液温度的规定不仅体现了科学严谨的态度,也为临床实践提供了更加精准的操作指南。希望大家在日常工作中能够严格遵守并合理运用这一标准,从而更好地发挥溻渍疗法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