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智慧园区中路灯地理位置标识的编码原则、结构和方法。本文件适用于智慧园区内路灯地理位置标识的设计、实施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Intelligent Park Lighting - Part 3: Geographical Location Identification Code for Street Lights
中国标准分类号:P56
国际标准分类号:33.2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TSZSA 028.3-2022《智慧园区照明技术规范 第3部分:路灯地理位置标识编码规则》是指导智慧园区内路灯地理位置标识编码的重要标准。本文将聚焦于该标准中新旧版本在编码规则上的主要差异,并结合实际应用进行详细解读。
以“路灯地理位置编码格式”为例,新旧版本的主要区别在于增加了基于北斗卫星定位系统的精确度要求以及对编码长度和结构的具体规定。旧版标准仅提出了编码应包含基本的信息如经纬度、路灯编号等内容,但未明确具体的编码长度及格式。新版则明确规定了编码由固定长度的字符组成,前几位用于表示大区划信息,中间部分为具体位置描述,最后几位为校验位。这种改变不仅提高了编码的一致性和可读性,还增强了数据处理的准确性。
在实际应用中,当需要为某智慧园区内的路灯建立地理位置标识时,首先根据新版标准确定编码的整体架构。假设一个园区内有多个分区,可以先分配给每个分区一个唯一的前缀码段,然后对于每一个分区内部的每盏路灯,按照其所在的具体位置分配后续的编码。例如,若某路灯位于A区,则其编码开头可能是“A”,接着是详细的街道名称或坐标信息,最后添加校验位确保整个编码无误。
此外,在实施过程中还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新版标准引入了北斗卫星定位系统,因此在采集路灯地理信息时,应当优先采用高精度的定位设备来获取更准确的数据。同时,考虑到不同地区可能存在的特殊情况,比如某些偏远区域信号覆盖不足等情况,应当制定相应的应急方案,确保所有路灯都能被正确编码。
通过这样的改进与优化,新版标准能够更好地适应现代智慧城市建设的需求,为后续的数据管理和维护工作提供便利条件。总之,《智慧园区照明技术规范 第3部分》通过细化编码规则,使得路灯地理位置标识更加科学合理,这对于提升整个园区管理效率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