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中毒案件中检材的包装、贮存、运送及送检的规则和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公安机关及其他相关部门在处理中毒案件时对检材的科学管理与规范操作。
Title:Rules for Packaging, Storage, Transportation and Submission of Evidence in Poisoning Cases GAT 194-1998
中国标准分类号:A8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2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AT 194-1998 是中国公安部制定的一项技术规范,旨在为中毒案件中涉及的检材(如血液、尿液、组织样本等)提供标准化的包装、贮存、运送及送检流程。这项标准对于确保检材的完整性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是司法鉴定和刑事侦查的重要依据。
在中毒案件中,检材的包装和保存直接影响到后续分析的可靠性。正确的包装方法能够避免外界污染和样本变质,而科学的保存条件则能延长检材的有效期。例如,血液样本通常需要冷藏保存以防止腐败,而某些特殊化学物质可能需要避光处理。
运送过程中的风险主要来自温度变化、运输时间过长以及人为操作失误。因此,标准中对运送方式提出了严格要求,包括:
例如,在某起毒物投毒案中,由于检材未能及时送达实验室,导致部分样本失效,影响了案件的侦破效率。这一案例凸显了规范运送的重要性。
送检流程不仅包括将检材提交至实验室,还涉及与检测机构的沟通协调。标准强调,送检方需提前与实验室确认检测项目和时限,以便合理安排工作计划。此外,检测结果的应用也至关重要,它不仅是案件定性的依据,还能为后续调查提供方向。
据统计,自GAT 194-1998实施以来,全国范围内因检材管理不当导致的误判率下降了约30%。这充分说明了标准化管理的价值。
总之,GAT 194-1998为中毒案件的检材处理提供了全面的技术指导,其严谨性和实用性得到了广泛认可。通过不断优化各个环节的操作,可以进一步提升司法工作的质量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