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道路交通事故中当事人责任类型代码的编码规则和具体代码。本文件适用于道路交通事故处理中的信息记录、统计分析及信息系统建设。
Title:Code for Traffic Accident Information - Part 5: Code for Party Liability Types
中国标准分类号:A80
国际标准分类号:03.2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AT 16.5-2010 是中国公安部制定的一项标准,用于规范道路交通事故信息代码。其中第五部分专门定义了事故中当事人的责任类型代码。以下是与该部分内容相关的常见问题及其解答。
该部分的主要目的是为道路交通事故中的当事人责任类型提供标准化的代码体系。通过统一的责任分类,有助于提高事故处理的效率和透明度,同时便于数据统计和分析。
根据标准,当事人责任类型被划分为以下五类:
“同等责任”是指在事故中,各方均存在一定的过错,但过错程度相当。例如,两车相撞时,若双方都违反了交通规则,则可能被认定为同等责任。
不是。“无责任”仅表示当事人在事故中没有过错,但并不免除其可能涉及的其他法律责任(如保险理赔等)。此外,某些情况下,即使无责任,仍需配合调查或履行相关义务。
当责任无法认定时,通常由交警部门出具《道路交通事故证明》,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进一步措施。例如,建议当事人通过协商或诉讼解决争议。
责任类型的代码采用两位数字表示,具体如下:
该部分适用于公安交管部门处理道路交通事故时的信息记录与责任认定。此外,在保险理赔、司法鉴定等领域也有重要参考价值。
当事人可以向当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提出复核申请。复核过程通常包括重新调查和审查证据,最终由上级部门作出决定。
是的,该部分适用于所有道路交通事故,无论事故规模大小或责任复杂程度。
不能。责任类型代码仅用于描述当事人的责任程度,具体的赔偿金额需要依据法律法规、保险条款及实际损失等因素综合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