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在公安应用中终端定位的技术要求,包括功能、性能、安全等方面的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基于北斗系统的公安领域终端设备的研发、生产和测试。
Title:Public Security Application of BeiDou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 Part 2: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Terminal Position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A80
国际标准分类号:33.2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以下是关于《GAT 1481.2-2018 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公安应用 第2部分:终端定位技术要求》的常见问题解答。
问题描述:该标准适用于哪些场景或设备?
详细回答:该标准主要适用于基于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公安专用终端设备,包括但不限于警用巡逻车、执法记录仪、手持终端等。标准规定了这些终端在定位功能上的技术要求,确保其满足公安系统的应用需求。
问题描述:终端的定位精度具体是多少?
详细回答:根据标准要求,终端在开阔环境下的定位精度应优于5米(95%置信度)。在复杂环境下,如城市峡谷或室内区域,定位误差可放宽至10米以内。终端需具备动态适应能力,以应对不同场景的变化。
问题描述:终端的定位更新频率是多少?
详细回答:终端的定位更新频率应不低于1秒一次。在紧急情况下,如追踪目标移动时,更新频率可以进一步提高至0.5秒一次,以满足实时监控的需求。
问题描述:终端是否支持多种卫星导航系统?
详细回答:是的,终端需支持北斗系统与GPS系统的双模或多模兼容工作模式。这不仅提高了定位的可靠性,还能在单一系统失效时自动切换至其他可用系统,确保定位服务的连续性。
问题描述:终端如何保证定位数据的安全性?
详细回答:终端需采用加密通信协议,确保定位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机密性和完整性。同时,终端应具备身份认证机制,防止非法设备接入公安网络。
问题描述:终端的功耗是否有具体限制?
详细回答:标准对终端的功耗进行了严格限制,要求在正常工作状态下,功耗不超过5瓦。在待机状态下,功耗应低于0.5瓦,以延长设备的续航时间。
问题描述:终端如何应对电磁干扰?
详细回答:终端需具备较强的抗干扰能力,能够在强电磁环境中保持稳定的定位性能。标准要求终端通过特定的电磁兼容性测试,确保在各种复杂环境下仍能可靠运行。
问题描述:终端从开机到完成定位需要多长时间?
详细回答:标准要求终端的冷启动时间不超过30秒,热启动时间不超过5秒。快速初始化能力对于应急响应至关重要,能够显著提升终端的使用效率。
问题描述:终端的接口类型有哪些要求?
详细回答:终端需支持标准的USB、RS232或RS485接口,以便与其他设备进行数据交互。此外,终端还应具备无线通信模块接口,支持Wi-Fi、蓝牙等无线通信方式。
问题描述:终端如何进行维护和软件升级?
详细回答:标准要求终端具备远程维护和升级功能,可通过网络实现固件更新和参数配置。同时,终端应提供本地维护接口,方便技术人员进行现场调试和故障排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