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电动汽车电池产品碳足迹的量化方法、计算要求及报告内容。本文件适用于电动汽车电池在生命周期内的碳足迹评估与核算,包括原材料获取、生产制造、运输、使用和回收等阶段。
Title:Greenhouse Gases - Quantification Method and Requirements for Product Carbon Footprint of Electric Vehicle Batteries
中国标准分类号: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在TGDLC 020-2024《温室气体 产品碳足迹 量化方法和要求 电动汽车电池》的新旧版本对比中,有一项重要的更新值得关注:新增了对“上游原材料提取与加工阶段碳排放因子数据库”的要求。这一变化旨在更精准地量化电动汽车电池全生命周期内的碳排放。
以该数据库的应用为例,假设我们正在评估一款新型锂离子电池的碳足迹。首先需要收集该电池所使用的所有主要原材料(如锂、钴、镍等)在其开采、冶炼及精炼过程中的具体数据。根据新标准的要求,企业应参考官方发布的最新版数据库来确定这些原材料对应的碳排放因子。
例如,对于锂矿石的开采环节,旧版标准可能仅提供一个大致范围值,而新版则会基于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给出更加细化且准确的数值。这意味着企业在计算时需确保采用符合当前日期的数据库版本,而非沿用过时的信息。
此外,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数据库中列出的数据通常是以每单位重量为基础计量的,因此在应用时要仔细核对所使用的原材料量是否正确;
2. 如果某些特定原材料没有出现在数据库内,则可能需要通过其他可靠途径获取相关资料,并经过专家评审后才能用于计算;
3. 定期更新数据库是必要的,因为随着技术进步和政策调整,原材料生产过程中的能耗水平可能会发生变化。
总之,这一新要求不仅提高了电动汽车电池碳足迹评估工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同时也对企业提出了更高的管理要求。为了满足这一需求,企业应当建立完善的材料溯源体系,并保持与行业前沿信息同步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