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采用气相色谱法对中毒检材中斑蝥素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本文件适用于生物样本(如尿液、血液等)及食物残留物中斑蝥素的检测与分析。
Title:Analysis Method for Cantharidin in Poisonous Materials - Gas Chromatography
中国标准分类号:C46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80.99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AT 121-1995是中国的一项国家标准,用于指导中毒检材中斑蝥素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这项标准为法医毒物分析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尤其是在涉及斑蝥素中毒案件的调查中。斑蝥素是一种从中药斑蝥中提取的毒性成分,广泛应用于医学领域,但其过量使用可能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甚至死亡。因此,准确检测和量化斑蝥素在中毒检材中的含量具有重要意义。
斑蝥素(Cantharidin)是一种脂溶性化合物,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和腐蚀性。它能够引起皮肤红肿、溃疡,甚至对肾脏和消化系统造成损害。在法医学中,准确检测斑蝥素的存在可以帮助确定中毒原因和责任归属。然而,由于斑蝥素的复杂性质,其检测需要高度敏感和特异性的分析方法。
定性分析是确认斑蝥素存在的第一步。常用的方法包括薄层色谱(TLC)和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HPLC-UV)。这些技术通过分离和识别样品中的化合物来判断是否存在斑蝥素。
定量分析则是确定斑蝥素具体浓度的关键步骤。常用的定量方法有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HPLC-MS/MS)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这些方法不仅能够提供高精度的结果,还能减少干扰因素的影响。
近年来,中国某地发生了一起因误服含有斑蝥素的中药而导致的中毒事件。法医团队依据GAT 121-1995标准,采用HPLC-UV和HPLC-MS/MS两种方法对检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患者血液中斑蝥素的浓度达到了危险水平,直接证明了斑蝥素中毒的可能性。这一案例充分体现了GAT 121-1995标准在实际司法实践中的重要价值。
GAT 121-1995标准为斑蝥素的定性定量分析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指导,确保了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未来可能还会出现更多先进的分析手段,进一步提升检测效率和精度。无论如何,这项标准都将在保障公共安全和维护司法公正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预览图若存在模糊、缺失、乱码、空白等现象,仅为图片呈现问题,不影响文档的下载及阅读体验。
当文档总页数显著少于常规篇幅时,建议审慎下载。
资源简介仅为单方陈述,其信息维度可能存在局限,供参考时需结合实际情况综合研判。
如遇下载中断、文件损坏或链接失效,可提交错误报告,客服将予以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