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猪苓规范化生产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要求、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采收与加工及质量要求。本文件适用于猪苓的规范化生产和质量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tandardized Production of Polyporus umbellatu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73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本文以《TCACM 1374.149-2021 猪苓规范化生产技术规程》中“栽培基质配比”为例,探讨新旧版本标准的差异及其实际应用。
在旧版标准中,栽培基质主要采用松树、阔叶树混合锯末,比例为7:3。新版标准则调整为松树锯末与腐殖土的比例为6:4,并新增了对腐殖土pH值的要求,需控制在5.5-6.5之间。这一变化基于近年来猪苓种植实践的反馈,表明优化后的基质更利于猪苓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发育。
具体应用时,应严格按照以下步骤操作:首先,采集新鲜松树锯末并自然风干至含水量低于15%;其次,选择富含有机质的腐殖土,检测其酸碱度,必要时通过添加石灰或硫磺调整;最后,按比例充分混合两种基质,同时加入适量发酵好的有机肥,确保基质疏松透气且养分均衡。
通过以上改进,猪苓的出苓率和品质均得到显著提升,为种植户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这一调整体现了标准制定者对实践经验的重视和对行业发展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