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牛大力规范化生产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要求、种苗繁育、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与加工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牛大力的规范化生产和质量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tandardized Production of Millettia reticulata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牛大力是一种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中药材,其规范化生产对于提高药材质量和产量至关重要。《TCACM 1374.32-2021 牛大力规范化生产技术规程》对牛大力的种植、管理、采收等环节进行了详细规定。本文将聚焦于该标准中新旧版本在病虫害防治方面的差异,并探讨其应用方法。
病虫害防治的新旧版本差异
在旧版标准中,对于病虫害的防治主要依赖化学农药,虽然能够快速控制病虫害的发生,但长期使用可能导致土壤污染和抗药性问题,同时影响药材的安全性。新版标准则更加注重生态平衡与可持续发展,在病虫害防治上提出了更为环保的方法。
# 新版标准的主要变化
1. 提倡生物防治:鼓励采用天敌昆虫、微生物制剂等生物手段来控制病虫害。
2. 物理防控优先:如设置防虫网、黄板诱杀等物理措施减少病虫害侵袭。
3. 合理轮作与间作:通过调整作物布局降低病虫害发生概率。
4. 严格限制化学农药使用:仅允许在必要时短期使用高效低毒农药,并严格执行休药期制度。
应用方法解析
以“物理防控优先”为例,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1. 安装防虫网:选择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防虫网材料,覆盖整个种植区域,特别是关键生长阶段,可以有效阻挡飞虱、蚜虫等常见害虫进入田间。
2. 布置黄板诱杀装置:按照每亩地布设一定数量的黄色粘虫板(通常为每亩30-50块),这些黄板能吸引并捕捉趋黄性较强的害虫。
3. 定期检查与维护:每隔一段时间检查防虫设施是否完好无损,及时清理黄板上的捕获物,确保持续发挥作用。
4. 结合其他措施:除了上述物理方法外,还可以配合人工摘除受害叶片、喷洒清水冲洗等简易操作进一步增强效果。
通过以上方式不仅能够有效控制病虫害,还能最大限度地保护环境,保障牛大力产品的质量安全。这体现了新版标准从传统单一依靠化学手段向综合管理理念转变的进步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