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1,8-二氮芴-9-酮(DFO)显现潜在手印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利用1,8-二氮芴-9-酮(DFO)显现潜在手印的刑事技术领域。
Title:Specification for revealing latent fingerprints reagents - Part 3: 1,8-Diazafluoren-9-one (DFO)
中国标准分类号:C74
国际标准分类号:13.2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A 721.3-2007是中国公安部发布的一项关于显现潜在手印的技术标准,其中第3部分专门介绍了1,8-二氮芴-9-酮(DFO)的应用。DFO作为一种高效的显现剂,在刑事侦查中被广泛用于显现肉眼不可见的手印。这项技术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案件侦破的成功率,尤其是在处理复杂现场时。
DFO显现剂通过与手印中的油脂和氨基酸发生化学反应,形成一种荧光物质,从而使得原本不可见的手印变得清晰可见。这种显现方式不仅适用于普通表面,还能有效应用于塑料、玻璃等特殊材质上。此外,DFO显现剂对湿度敏感,因此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控制环境湿度以达到最佳效果。
近年来,DFO显现剂在中国多个重大刑事案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在某起盗窃案中,嫌疑人使用的作案工具是一块透明塑料板。传统方法无法显现任何痕迹,但在使用DFO显现剂后,成功提取到了清晰的手印,为案件的侦破提供了关键证据。
据公安部统计数据显示,自推广使用DFO显现剂以来,全国范围内利用此技术成功破获的案件数量显著增加。这表明,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刑侦手段正在不断优化,为维护社会治安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尽管DFO显现剂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科研人员仍在努力改进其性能。一方面,他们致力于开发更加环保友好的替代品;另一方面,则希望通过技术创新进一步提升检测效率与准确性。可以预见的是,未来DFO显现剂将在更多领域展现出其独特价值。
综上所述,GA 721.3-2007标准中的DFO显现技术不仅是现代刑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科技进步造福社会的一个缩影。它不仅帮助警方高效解决各类案件,同时也提醒我们关注公共安全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