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地质灾害条件下油气管道本体安全性的监测原则、监测内容、监测方法及数据处理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受地质灾害影响的陆上油气输送管道本体安全性的监测工作。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Monitoring the Safety of Pipeline Body under Geological Hazards
中国标准分类号:F01
国际标准分类号:75.180.1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TCI 081-2022地质灾害下管道本体安全性监测技术规范》相较于旧版标准,在管道安全监测的技术要求和操作细节上进行了多方面的优化。今天,我将围绕“实时数据采集与传输”这一关键条文的应用方法展开讨论。
在TCI 081-2022中,实时数据采集与传输系统被赋予了更高的技术指标。与旧版相比,新版标准强调了数据采集频率的精确性以及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具体而言,新版标准要求数据采集频率不低于每分钟一次,并且数据传输过程中不得出现丢失或延迟超过3秒的情况。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实际应用中需要采用先进的传感器技术和可靠的通信网络。首先,选择高精度、低功耗的传感器是确保数据质量的基础。例如,在监测管道变形时,可以选用激光位移传感器,这种传感器能够提供毫米级的测量精度,同时具备较长的工作寿命。其次,建立稳定的通信链路至关重要。可以通过部署光纤通信或者4G/5G无线网络来保障数据的实时传输。此外,还需要配置专门的数据处理软件,用于接收、存储和分析来自现场设备的数据,从而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并采取相应措施。
总之,《TCI 081-2022地质灾害下管道本体安全性监测技术规范》通过提高实时数据采集与传输的要求,进一步增强了对地质灾害影响下管道安全状况的掌控能力。在实施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硬件选型、网络构建及软件支持等多个环节,以确保系统的有效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