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填方工程地基处理的技术要求、设计原则、施工方法及质量验收标准。本文件适用于各类建筑工程中涉及填方地基处理的项目。
Title:Technical Standard for Foundation Treatment of Fill Engineer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在THNKCSJ 001-2022《填方工程地基处理技术标准》中,有一项重要的变化是关于强夯法施工参数的调整。与旧版相比,新版标准对强夯法的夯击能级和间距做出了更精确的规定。
以某工程项目为例,该工程场地为深厚软土层,设计采用强夯法进行地基加固。根据THNKCSJ 001-2022的要求,在确定强夯参数时,首先需要通过现场试夯来获取最佳的夯击次数和间隔时间。具体步骤如下:
1. 确定初步参数:依据地质勘察报告提供的土体性质,初步设定单点夯击能量为5000kN·m,每遍两击,总遍数三遍,两遍之间休息时间为7天。
2. 进行试夯试验:选择代表性区域进行试夯,记录不同夯击次数下的沉降量及孔隙水压力变化情况。通过分析得出,在此条件下,当达到累计沉降量超过设计值且沉降速率稳定时停止夯击最为合适。
3. 调整正式施工参数:结合试夯结果调整实际施工中的各项参数。例如,如果发现原计划的夯击次数不足以满足要求,则需增加每遍的夯击次数或者提高单次的能量等级;反之亦然。
4. 施工过程控制:严格按照调整后的参数执行强夯作业,并做好全过程监测工作,包括但不限于地面隆起量、深层水平位移等指标的测量。
5. 验收评估:完成所有工序后,按照相关规范要求进行全面验收检查,确保工程质量符合预期目标。
通过上述方法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强夯法在填方工程地基处理中的效果,同时也有助于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这一改进反映了新版标准对于科学化管理和精细化操作理念的坚持,值得行业内广泛推广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