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前置过滤器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以市政自来水为进水水源,安装在供水管道前端,用于去除水中可见杂质的前置过滤器。
Title:Pre-filter
中国标准分类号:C37
国际标准分类号:91.1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在TNAHIEM 57-2022《前置过滤器》中,有一项重要的变化是关于过滤效率测试的新要求。相较于旧版标准,新版对过滤效率的测试条件和方法进行了更详细的规范。
例如,在旧版标准中,对于过滤效率的测试通常是在特定流量下进行的,但并未明确规定如何处理不同粒径颗粒物的影响。而在新版标准中,明确指出需要分别测试不同粒径范围内的颗粒物过滤效率,并且要求提供完整的测试报告,包括每个粒径范围的具体数值。
这一改变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确保消费者能够获得更加准确的产品性能信息,从而做出更为明智的选择。企业应当根据新的测试要求调整其生产流程,确保产品符合最新的标准规定。
以某款前置过滤器为例,如果按照旧版标准,可能只需要一个总的过滤效率数据即可满足认证需求。但在新版标准下,则需要分别测试0.3微米、1微米以及5微米以上三种不同粒径颗粒物的过滤效率,并且将这些数据清晰地标注在产品说明书中。
这种细化不仅提高了行业门槛,也促使制造商更加注重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研发。对于消费者而言,这意味着他们可以基于更详尽的数据来评估产品的实际效果,选择最适合自身需求的产品。同时,这也推动了整个行业的技术进步和服务水平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