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针织机用舌针的针杆厚度与针头高度的技术要求、尺寸及配置。本文件适用于针织机用舌针的设计、制造和检验。
Title:Knitting Machine Tongue Needle - Specifications for Shank Thickness and Hook Height Configur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W51
国际标准分类号:59.08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针织机是现代纺织工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设备,而其中的舌针作为针织机的核心部件之一,其设计和制造直接影响到针织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FZT 90105-1999 是中国纺织行业的一项国家标准,专门针对针织机用舌针制定了详细的规范,其中包括针杆厚度与针头高度的配置要求。这项标准不仅确保了针织机的稳定运行,还为生产企业提供了明确的技术指导。
针杆厚度与针头高度的合理配置是舌针性能的关键因素。针杆厚度决定了针的强度和耐用性,而针头高度则影响编织过程中的灵活性和稳定性。如果针杆过薄,可能会导致针在高速运转中发生变形甚至断裂;反之,针杆过厚则会增加摩擦力,降低生产效率。针头高度同样需要精确控制,过高可能导致纱线滑脱,过低则可能造成漏针现象。因此,FZT 90105-1999 标准对这两项参数进行了严格的规定。
在实际生产中,企业常常面临如何平衡针杆厚度与针头高度的问题。例如,某大型纺织企业在升级生产线时,曾因针头高度设置不当导致产品出现大量漏针现象。经过技术团队的分析,发现针头高度偏低是主要原因。通过参照 FZT 90105-1999 标准,将针头高度调整至4.5mm后,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生产效率提高了约15%。
此外,针杆厚度的选择也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例如,在加工高弹性纤维材料时,建议选择较厚的针杆以提高抗拉性能;而在处理普通棉纱时,则可以适当减薄针杆厚度,以减少能耗并提升运行速度。
随着科技的进步,针织机用舌针的设计也在不断优化。未来的舌针将更加注重环保性和智能化,例如采用新型耐磨材料、开发自动调节针头高度的功能等。这些创新将进一步推动针织行业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