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抗菌针织品的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以纺织纤维为原料制成的具有抗菌功能的针织品。
Title:Antimicrobial Knitted Goods
中国标准分类号:W51
国际标准分类号:61.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FZ/T 73023-2006 是中国国家标准,规定了抗菌针织品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以下是该标准的常见问题解答。
该标准适用于以纺织纤维为原料,经过抗菌整理或使用抗菌纤维制成的针织品。包括内衣、袜子、运动服等日常穿着的针织产品。
可以通过查看产品的合格证明或检测报告来确认其是否符合该标准。正规厂家生产的抗菌针织品通常会附有相关认证标志。
抗菌针织品的抗菌原理主要分为两类:
物理吸附型: 抗菌剂通过物理吸附作用附着在纤维表面,抑制细菌生长。
化学反应型: 抗菌剂与细菌接触后发生化学反应,破坏细菌细胞结构,从而达到抗菌效果。
是的,抗菌针织品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抗菌剂的用量和残留量,确保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消费者应选择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产品。
抗菌效果的持久性取决于抗菌剂的种类和针织品的使用方式。一般来说,经过抗菌整理的针织品在多次洗涤后抗菌效果会逐渐减弱,但具体时间因产品而异。
抗菌针织品适合大多数人群,但对于皮肤敏感者,建议先进行小面积试穿,确认无不良反应后再使用。
抗菌针织品一般无需特殊清洗,但建议使用中性洗涤剂,避免高温熨烫,以免影响抗菌效果。
如果发现抗菌效果减弱,可以通过重新抗菌处理或更换新的产品来解决。建议定期更换抗菌针织品,以保持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