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纤维级再生聚酯切片(PET)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以废弃聚酯瓶、聚酯纤维等为原料,经物理法或化学法再生得到的用于生产纤维的聚酯切片。
Title:Fiber-grade Recycled Polyester Chips (PET)
中国标准分类号:W51
国际标准分类号:59.08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FZ/T 51013-2016 是中国纺织行业的一项标准,用于规范纤维级再生聚酯切片(PET)的质量要求。以下是与该标准相关的常见问题及其解答。
该标准规定了纤维级再生聚酯切片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内容。其目的是确保再生聚酯切片在物理性能、化学成分和环保指标上达到纤维加工的要求。
再生聚酯切片是由回收的PET瓶或其他PET废料经过清洗、粉碎、熔融、造粒等工艺制成的,而原生聚酯切片则是通过石油提炼直接生产。两者在外观上可能相似,但在环保性和成本上存在差异。再生聚酯切片更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根据FZ/T 51013-2016 的规定,再生聚酯切片需要进行重金属含量检测(如铅、镉、汞等),并确保其含量低于限值。此外,还需检测可萃取物含量以评估潜在的环境风险。
水分含量过高会导致纤维加工过程中产生气泡或断丝现象,影响成品质量。因此,标准中明确规定再生聚酯切片的水分含量不得超过0.3%(质量分数)。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应注意防潮措施。
该标准主要适用于纤维级再生聚酯切片,不包括薄膜级或瓶级聚酯切片。不同用途的聚酯切片可能需要遵循其他相关标准。
该标准属于推荐性国家标准,企业可根据自身需求选择是否采用。但在实际应用中,许多下游客户会将其作为采购的基本条件。
根据标准建议,再生聚酯切片的储存期限一般不超过6个月。超过此期限的产品需重新检测,确保各项指标合格后方可使用。
产品包装上应标明以下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