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纺织品中荧光增白剂的测定方法,包括试样处理、仪器条件及结果计算。本文件适用于各类纺织品中荧光增白剂含量的测定。
Title:Textiles - Determination of optical brightening agents
中国标准分类号:W51
国际标准分类号:59.08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荧光增白剂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纺织品工业中的化学物质,其主要作用是通过吸收紫外线并释放蓝光来增强纺织品的白色度和亮度。然而,由于某些荧光增白剂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危害,因此对其含量的准确测定显得尤为重要。标准FZ/T 01137-2016《纺织品 荧光增白剂的测定》为这一领域的检测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FZ/T 01137-2016标准采用了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作为主要分析手段,这种方法具有高灵敏度和准确性,能够有效区分不同种类的荧光增白剂。此外,标准还规定了样品前处理的具体步骤,包括纤维溶解、提取和净化等过程,以确保检测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尽管荧光增白剂可以提升纺织品的外观质量,但部分增白剂可能具有致癌性或致敏性,长期接触可能对皮肤和呼吸系统造成损害。因此,各国纷纷出台相关法规限制其使用。例如,欧盟REACH法规明确规定了特定荧光增白剂的最高限量。
通过实施FZ/T 01137-2016标准,企业能够更好地监控产品质量,避免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据统计,在某大型纺织品生产企业实施该标准后,其产品合格率提升了近10%,消费者投诉率显著下降。
一家知名服装品牌曾因荧光增白剂超标问题遭遇消费者集体诉讼。在引入FZ/T 01137-2016标准后,该公司加强了内部质检流程,不仅成功解决了法律纠纷,还赢得了消费者的信任。这一案例充分证明了标准化检测在保障产品质量和维护品牌形象方面的重要作用。
总之,FZ/T 01137-2016标准为纺织品行业提供了一套科学严谨的荧光增白剂测定方法,不仅有助于保护消费者健康,还能推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