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用仪器评定贴衬织物沾色程度的方法及步骤。本文件适用于各类纺织品的贴衬织物沾色程度的仪器评级。
Title:Instrumental Rating Method for Staining Degree of Lining Fabrics
中国标准分类号:W51
国际标准分类号:59.08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以下是关于“FZT 01023-1993 贴衬织物沾色程度的仪器评级方法”的常见问题及其解答。
FZT 01023-1993 是中国纺织行业的一项国家标准,用于评定贴衬织物在染色或整理过程中沾色的程度。这项标准通过仪器评级的方法,帮助检测和评估织物的颜色稳定性,从而为产品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贴衬织物沾色程度的评级是纺织品质量检测的重要环节之一。它能够帮助制造商了解织物在实际使用中的颜色稳定性,避免因染料脱落导致的消费者投诉或退货问题。此外,这项检测还能满足客户对产品耐久性和外观一致性的要求。
根据 FZT 01023-1993 标准,评级方法主要依赖于专用仪器(如灰卡评级仪)对贴衬织物与标准色板进行对比分析。评级结果通常分为 5 个等级,其中 5 级表示完全无沾色,1 级表示严重沾色。
为了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测试样品的选择至关重要。应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贴衬织物,并确保其尺寸符合仪器的要求。同时,样品需经过适当的预处理(如清洗、干燥),以模拟实际使用条件。
FZT 01023-1993 主要适用于贴衬织物的沾色程度检测,但并不适用于所有类型的纺织品。例如,某些特殊功能性纺织品可能需要采用其他更严格的标准进行检测。
如果测试结果显示贴衬织物沾色程度未达到标准要求,则需重新检查生产工艺或原材料质量。必要时,可调整染色工艺参数或更换染料,直至测试结果符合标准。
截至最新信息,FZT 01023-1993 仍是中国纺织行业的有效标准之一。然而,随着技术的发展,可能会有新的版本或替代标准发布,请定期关注相关公告。
评级结果通常以数字表示,数值越高表示沾色程度越小。一般情况下,评级结果需达到 3 级或以上才被视为合格。具体要求可能因产品用途或客户要求而有所不同。
评级仪器可以通过专业的纺织设备供应商购买或租赁。在选择供应商时,建议关注其资质、售后服务及技术支持能力,以确保仪器的正常使用和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