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染整机器公称宽度的术语、定义、技术要求和测定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各类染整机械设备的设计、制造和验收。
Title:Specification for nominal width of dyeing and finishing machines
中国标准分类号:W51
国际标准分类号:59.08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FZ 90044-1993是中国纺织行业的一项标准,主要用于规范染整机器的公称宽度。以下是针对这一标准的一些常见问题及其详细解答。
公称宽度是指染整机器在设计和制造时所标注的标准宽度值,用于表示设备的工作幅宽。这一数值通常用于指导生产过程中的布料处理宽度,是设备性能的重要参数之一。
FZ 90044-1993标准根据不同的染整设备类型,规定了公称宽度的具体范围。例如,平幅染色机的公称宽度一般为1500mm至6000mm;而卷染机的公称宽度则为800mm至3000mm。具体范围需参考标准文本中的详细说明。
公称宽度与实际工作宽度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公称宽度是设备的设计值,而实际工作宽度会受到设备精度、运行状态以及布料厚度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应以设备的实际测量值为准。
选择设备时,应根据生产需求确定所需的公称宽度范围,并结合实际布料宽度进行匹配。同时,需注意设备的其他技术参数(如速度、能耗等)是否满足生产要求。建议在采购前咨询专业技术人员或查阅相关标准。
标准中规定,公称宽度的测量应在设备空载状态下进行,沿设备的宽度方向均匀选取多个点进行测量,并取其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具体的测量方法和工具需参照标准中的详细说明。
如果设备的公称宽度超出标准范围,可能会导致设备无法正常运行或产品质量下降。例如,过窄的公称宽度可能导致布料无法完全展开,而过宽的公称宽度可能增加能耗和运行成本。因此,选择符合标准的设备至关重要。
该标准主要适用于平幅染色机、卷染机等常见的染整设备。对于一些特殊用途的设备(如非织造布加工设备),可能需要参考其他相关标准。在实际应用中,需根据设备类型选择适用的标准。
公称宽度不会直接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但不合理的公称宽度选择可能导致设备过载或运行效率低下,从而间接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因此,在设备选型时需综合考虑。
通常情况下,公称宽度是设备设计时的固定参数,难以直接调整。但如果设备的实际工作宽度与生产需求不符,可以通过更换部件或优化工艺来适应。
不同国家和地区可能采用不同的标准来定义公称宽度,因此在国际贸易中需要注意各国标准之间的差异。建议在出口或进口设备时,提前了解目标市场的相关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