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轻水试验研究反应堆运行期间对水质的技术要求、监测和控制。本文件适用于轻水试验研究反应堆一回路冷却剂系统、二回路换热系统及去离子水系统的水质管理。
Title:Technical Conditions of Water Quality for Light Water Experimental Research Reactor
中国标准分类号:K21
国际标准分类号:27.1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在遵循“EJT 763-1993轻水试验研究反应堆水质技术条件”的前提下,通过灵活调整和优化流程,可以在保证核心要求的同时实现成本控制和效率提升。以下是10项具体可行的弹性方案。
将传统的固定周期检测改为动态监测模式,利用在线传感器实时采集数据,减少人工采样频率,从而降低人力和试剂消耗。
根据不同实验需求对水质设定分阶段标准,例如初期阶段放宽某些非关键指标限制,集中资源确保后续关键阶段的严格要求。
对于部分低污染废水,在满足特定物理化学指标的前提下,经过适当净化后循环回用,减少新鲜水的使用量。
通过精确计算和模拟实验,调整混凝剂、缓蚀剂等药剂的投加比例,避免过量使用导致浪费。
引入低成本的多级过滤装置代替单一高精度设备,既能满足水质要求,又能显著降低初期投入和维护费用。
结合实际运行数据动态调整换热器的清洗周期,避免频繁清洗造成资源浪费,同时确保换热效率。
针对不同区域的用水需求,制定差异化的水质管理策略,如实验区和辅助区可以有不同的标准要求。
定期检查现有设备性能,及时淘汰能耗高、效率低的设备,选择性价比更高的替代品。
通过强化员工培训,提高操作规范性,减少因人为失误造成的资源浪费和额外成本。
针对突发水质问题,制定快速响应预案,避免因临时处理不当而增加不必要的开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