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三十万千瓦压水堆核电厂设备及材料现场贮存的管理要求和技术规范。本文件适用于三十万千瓦压水堆核电厂建设期间设备及材料的现场贮存管理。
Title:Management Regulations for On-site Storage of Equipment and Materials for 300,000 kW Pressurized Water Reactor Nuclear Power Plants
中国标准分类号:K21
国际标准分类号:27.1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EJ 450-1989 是一项关于三十万千瓦压水堆核电厂设备及材料现场贮存管理的重要标准。这一标准为核电厂的设备和材料在现场环境中的安全、高效存储提供了详细的指导方针。在核能领域,设备和材料的妥善管理直接关系到核电厂的安全运行和长期维护。
在核电厂中,设备和材料是保障核反应堆正常运行的关键因素。这些设备包括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泵等核心部件,而材料则涉及各种合金钢、耐腐蚀材料等。由于核电厂的工作环境极为特殊,设备和材料需要具备极高的可靠性和耐久性。因此,对它们的现场贮存管理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根据EJ 450-1989的规定,现场贮存管理需从多个方面入手,确保设备和材料的安全与完好。
例如,在某核电站的实际操作中,通过严格的环境控制和分类存放,成功避免了因湿气导致的设备腐蚀问题,显著提高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以某三十万千瓦压水堆核电厂为例,该厂在遵循EJ 450-1989标准的基础上,实施了一系列有效的管理措施。通过建立完善的设备和材料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对每件物品的实时监控。此外,定期组织专业人员进行现场检查,确保所有设备和材料始终处于最佳状态。
这些措施不仅有效降低了设备故障率,还大幅减少了维修成本,为核电厂的稳定运行提供了坚实保障。
总之,EJ 450-1989标准为三十万千瓦压水堆核电厂的设备及材料现场贮存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通过严格执行相关规定,可以最大限度地提升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从而确保核电厂的长期稳定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