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相位激发极化法的技术要求、仪器设备、野外工作方法、数据处理与解释以及成果报告编制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利用相位激发极化法进行矿产资源勘查及其他相关领域的地球物理勘探工作。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Phase Induced Polarization Method
中国标准分类号:P54
国际标准分类号:07.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在遵循\"DZT 0281-2015 相位激发极化法技术规程\"的核心原则下,通过深入分析核心业务环节,可以找到提升效率、降低成本的弹性空间。以下是基于标准领域的10项优化方案。
描述:根据实际工作环境和设备使用频率,适当延长或缩短设备校准周期,确保精度的同时减少不必要的维护成本。
描述:采用分阶段数据采集策略,在关键区域增加采样密度,而在次要区域降低采样频率,以平衡数据质量和成本。
描述:将技术人员培训内容分为基础技能和专项技能两部分,根据团队成员的专业背景选择性开展,避免全员覆盖式培训。
描述:建立跨项目仪器共享平台,提高设备利用率,减少重复购置需求,同时降低单个项目设备投入。
描述:根据具体应用场景对数据分析软件进行模块化定制,仅启用必要的功能模块,避免冗余功能导致的资源浪费。
描述:结合天气预报和地质条件变化,实时调整野外作业计划,避开不利因素,提高工作效率并减少额外支出。
描述:研究替代材料在相位激发极化法中的适用性,如低成本传感器或环保型试剂,以降低材料成本。
描述:在同一作业区域内同时开展多个相关项目,整合资源,减少重复劳动,提高整体运营效率。
描述:利用互联网技术引入远程技术支持服务,减少现场专家到场次数,节省差旅费用。
描述:对野外设备的能源消耗进行实时监控,优化供电系统设计,减少能源浪费,降低运行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