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用于矿物掺合料的铝灰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作为矿物掺合料使用的铝灰在水泥和混凝土中的应用。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Aluminum Ash Used in Mineral Admixtures
中国标准分类号:Q12
国际标准分类号:91.10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本文以《TCSTM 00724-2022 用于矿物掺合料的铝灰技术规范》中关于铝灰活性指数测定方法的新旧版本差异为切入点,进行深入分析。
在旧版标准中,铝灰活性指数的测定主要依赖于水泥胶砂强度比值法,但存在操作步骤繁琐、数据重复性差等问题。新版标准对此进行了优化调整,明确了采用ISO标准砂和特定配比水泥制备试件,并规定了养护条件与测试龄期的具体要求。
按照新版标准,首先需要准备符合GB/T17671规定的P·Ⅰ型硅酸盐水泥以及ISO标准砂,确保水泥细度和标准砂粒径均满足要求。将铝灰按一定比例替代部分水泥加入到混合料中,搅拌均匀后成型为40mm×40mm×160mm的标准试件。试件需在温度(20±2)℃、相对湿度大于90%的条件下养护至指定龄期。
值得注意的是,新版标准特别强调了试件成型后的脱模时间应控制在24小时以内,并且脱模后的试件需立即放入水槽内继续养护。此外,对于不同龄期的抗压强度测试也有严格的时间节点要求,比如7天龄期应在第7天±2小时内完成测试,28天龄期则应在第28天±3天内完成。
通过以上改进措施,新版标准不仅提高了铝灰活性指数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还增强了实际应用中的指导意义。这一变化对于推动铝灰资源化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相关企业提供了更加科学合理的质量控制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