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微量古生物化石中碳酸盐的碳、氧同位素组成的测定方法和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地质学研究中微量古生物化石样品的碳、氧同位素组成分析。
Title:Determination of Carbon and Oxygen Isotopic Composition in Carbonates of Trace Fossils
中国标准分类号:D91
国际标准分类号:7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在地质学和古生物学的研究领域中,微量古生物化石中的碳、氧同位素组成分析是一项重要的研究手段。这项技术能够揭示化石记录中所蕴含的环境信息,为气候变迁、古海洋化学以及生物演化提供关键证据。标准DZT 0184.18-1997为这一领域的研究提供了规范化的操作指南,确保了数据的可靠性和可比性。
碳、氧同位素的测定基于质谱仪技术,通过测量化石碳酸盐样品中碳(δ13C)和氧(δ18O)同位素的相对丰度来推断其形成时的环境条件。具体而言,δ值是相对于国际参考标准(如PDB标准)的偏差,以千分率(‰)表示。
例如,在一项关于白垩纪晚期的研究中,科学家通过对微量浮游有孔虫化石的碳、氧同位素分析,发现当时海洋表层温度显著升高,这与大规模火山活动导致的温室效应相吻合。这一结论得到了全球多个地点化石记录的支持。
此外,DZT 0184.18-1997标准的应用还帮助研究人员重建了冰期-间冰期的气候变化规律。通过对更新世时期珊瑚礁化石的研究,科学家们发现,氧同位素值的变化与冰川融化和海平面波动密切相关。
随着技术的进步,高分辨率质谱仪和自动化样品处理系统的引入将进一步提升碳、氧同位素测定的效率和精确度。同时,结合分子生物学技术,可以更准确地识别化石来源,从而为古环境重建提供更加全面的信息。
总之,DZT 0184.18-1997标准不仅推动了古生物化学研究的发展,也为地球历史上的重大事件提供了科学依据。未来,这一领域的研究将继续深化我们对地球系统演化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