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在1:50000比例尺区域地质调查中应用遥感技术的基本要求、工作流程、数据处理方法和技术指标。本文件适用于开展1:50000区域地质调查的遥感技术应用及相关工作。
Title:Regulations for the Use of 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 in Regional Geological Survey (1:50,000)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07.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随着科技的发展,遥感技术在区域地质调查中的应用日益广泛。《DZT 0151-2015 区域地质调查中遥感技术规定(1:50 000)》为这一领域的实践提供了标准化指导。该标准详细规范了在1:50 000比例尺下如何利用遥感技术进行地质调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遥感技术的核心作用在于通过卫星或航空影像获取地表信息。这些信息对于识别地质构造、地貌特征以及潜在矿产资源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在青藏高原的地质调查中,科学家们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图像成功识别了多个断裂带和古河道遗迹,为后续的地质研究提供了宝贵线索。
在实际操作中,遥感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是关键环节。《DZT 0151-2015》对数据预处理、影像解译以及成果表达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例如,数据预处理包括辐射校正、几何校正等步骤,以保证影像质量;影像解译则需要结合专业知识,对遥感图像中的各种地物标志进行识别。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提升了遥感数据的处理效率。通过深度学习算法,可以自动提取出地质体边界线、岩性分布等重要信息。例如,在某次地质调查项目中,采用AI辅助解译后,工作效率提高了约30%,同时减少了人为误差。
以内蒙古某矿区为例,科研团队运用《DZT 0151-2015》的标准流程开展遥感地质调查。他们利用多源遥感数据,结合实地考察,最终发现了多个未被记录的矿脉。这项工作不仅优化了矿区资源开发方案,还显著降低了勘探成本。
综上所述,《DZT 0151-2015》作为一项重要的行业标准,为区域地质调查中的遥感技术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遥感技术将在更广泛的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