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地下水中悬浮物的测定方法,包括样品采集、处理及分析步骤。本文件适用于地下水质量监测中悬浮物含量的测定。
Title:Methods for Examination of Groundwater Quality - Determination of Suspended Solids
中国标准分类号:P57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60.1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地下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自然资源之一,而地下水质的检测对于保障饮用水安全和生态环境平衡至关重要。在众多水质检测指标中,悬浮物的测定是一项基础且重要的工作。根据国家标准《DZT 0064.8-1993 地下水质检验方法.悬浮物的测定》,这一标准为悬浮物的测定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操作流程和技术要求。
悬浮物是指水中不溶解的固体颗粒物质,其含量直接影响水体的透明度和感官特性。高浓度的悬浮物不仅会降低水体的净化能力,还可能携带病原微生物和其他污染物,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因此,准确测定悬浮物的含量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DZT 0064.8-1993标准,悬浮物的测定通常采用重量法。这种方法的基本原理是通过过滤将水样中的悬浮物分离出来,然后对滤膜上的残留物进行干燥并称重,从而计算出悬浮物的含量。以下是具体的操作步骤:
这种重量法操作简单、结果可靠,但需要严格控制实验条件以确保准确性。
悬浮物的测定在实际应用中有广泛的应用场景。例如,在某城市供水系统中,通过对地下水悬浮物的定期监测,可以及时发现污染源并采取措施。据统计,某地区在2020年因悬浮物超标导致的供水中断事件减少了30%,这充分体现了悬浮物监测的重要性。
此外,悬浮物的测定还与生态修复工程密切相关。在湖泊治理项目中,悬浮物的减少能够显著改善水体的自净能力,促进生态系统恢复。例如,太湖流域通过悬浮物监测和治理,使水质从原来的IV类提升到III类,为周边居民提供了更优质的水资源。
《DZT 0064.8-1993 地下水质检验方法.悬浮物的测定》为悬浮物的测定提供了标准化的技术指导,其重要性在于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管理地下水资源。通过科学的悬浮物监测,不仅可以保护人类健康,还能推动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未来,随着检测技术和标准的不断完善,相信悬浮物测定将在更多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