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用碱性高锰酸盐氧化法测定地下水中化学需氧量的检验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地下水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Title:Methods for Examination of Groundwater Quality - Determination of Chemical Oxygen Demand by Alkaline Potassium Permanganate Oxidation Method
中国标准分类号:Z51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60.5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ZT 0064.69-1993 是一项关于地下水质检验的重要标准,其中提到的“碱性高锰酸盐氧化法”是一种经典的化学分析技术,用于测定地下水中的化学需氧量(COD)。这种方法通过在强碱性条件下利用高锰酸钾氧化有机物和还原性物质,从而间接反映水体中污染物的含量。这项技术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在现代水质监测中仍然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碱性高锰酸盐氧化法的核心在于其氧化剂的选择——高锰酸钾。在强碱性环境中,高锰酸钾能够高效地氧化水样中的有机物和其他还原性物质,如亚铁离子、硫化物等。通过滴定法或比色法测定剩余的高锰酸钾浓度,进而计算出化学需氧量。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操作简单、试剂易得、成本低廉,尤其适用于野外采样和快速检测。
以某地区地下水污染调查为例,研究团队采用碱性高锰酸盐氧化法对多个采样点进行了化学需氧量测定。结果显示,工业废水排放区的地下水化学需氧量显著高于其他区域,最高值达到80 mg/L,而未受污染地区的平均值仅为10 mg/L。这一数据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识别污染源并评估污染程度。
此外,为了验证结果的可靠性,研究团队还对比了该方法与重铬酸盐法的结果。尽管两种方法的数值存在一定差异,但总体趋势一致,说明碱性高锰酸盐氧化法在实际应用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尽管碱性高锰酸盐氧化法具有诸多优点,但它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该方法对某些特定污染物的灵敏度较低,可能无法全面反映水体的整体污染状况。因此,未来的研究方向应集中在改进试剂配方、优化实验条件以及开发更高效的联合检测技术上。
总之,碱性高锰酸盐氧化法作为一项经典的技术,在地下水质检验领域仍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通过不断改进和完善,它将继续为环境保护和水资源管理提供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