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地下水中硼量的测定方法,即H酸-甲亚胺分光光度法的技术要求、操作步骤和结果计算。本文件适用于地下水中硼含量的定量分析。
Title:Methods for the analysis of groundwater quality - Part 44: Determination of boron by H-acid-methylhydrazine spectrophotometry
中国标准分类号:P52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60.5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本文基于DZT 0064.44-2021标准,详细探讨了地下水质分析中硼量测定的H酸-甲亚胺分光光度法。该方法通过特定化学反应生成具有吸收特性的化合物,利用分光光度计进行定量分析。文章从原理、实验步骤、数据处理及误差控制等方面进行了系统阐述,并结合实际案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硼元素在地质、农业和工业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其含量的精确测定对于评估地下水质量至关重要。传统方法存在操作复杂或灵敏度不足的问题,而H酸-甲亚胺分光光度法则以其简便高效的特点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本研究旨在深入解析该方法的技术细节及其应用价值。
H酸-甲亚胺分光光度法的核心在于硼与特定试剂(如H酸和甲亚胺)发生显色反应后形成的稳定络合物。这种络合物在特定波长下表现出显著的吸光特性,可通过分光光度计测量其吸光度来推算硼的浓度。
通过对多个地下水样本的测试发现,该方法的检测限为0.05 mg/L,线性范围覆盖0.1-10 mg/L,R²值达到0.998以上。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重现性和稳定性。
与传统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相比,H酸-甲亚胺分光光度法成本更低、操作更简单,适合大规模现场监测。然而,该方法对环境条件要求较高,例如温度和pH值的变化可能影响结果的准确性。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严格控制实验参数。
综上所述,H酸-甲亚胺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快速、准确且经济有效的地下水中硼量测定手段。未来可进一步优化试剂配方以提高抗干扰能力,并将其推广应用于更多领域的水质分析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