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泥炭土地区钻孔灌注桩施工的技术要求、工艺流程、质量控制及验收标准。本文件适用于泥炭土地区建筑工程中钻孔灌注桩的施工与验收。
Title:Technical Code for Construction of Bored Pile in Peat Soil Areas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本文将聚焦于TCI 611-2024《泥炭土地区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规程》中关于泥炭土特性评估部分的新旧版本差异,并结合实际工程案例详细解读其应用方法。
在旧版标准中,对于泥炭土特性的描述较为笼统,仅提出了含水量、密度等基本参数的要求。而在新版标准TCI 611-2024中,新增了对泥炭土有机质含量及pH值的具体测定方法和控制指标。这一变化旨在更精确地反映泥炭土的工程性质,从而提高钻孔灌注桩施工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例如,在某沿海城市地铁车站基坑支护项目中,施工单位依据新版标准对现场泥炭土进行了详细的有机质含量测试。通过对比不同深度下的泥炭土样品,发现随着深度增加,有机质含量逐渐降低,而pH值则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基于这些数据,设计单位调整了桩长及配筋方案,最终成功避免了因泥炭土特性判断失误导致的施工事故。
具体操作时,首先需采集代表性土样,使用烘干法测定干土质量与湿土质量之比以计算含水率;其次利用比重瓶法测量泥炭土颗粒密度;最后采用电位滴定法确定pH值。值得注意的是,当有机质含量超过30%,且pH值低于5.5时,应特别注意防止酸性侵蚀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影响。
综上所述,新版标准通过对泥炭土特性更加细致入微的规定,为复杂地质条件下的钻孔灌注桩施工提供了更为科学合理的指导原则。这不仅有助于保障工程质量,还能够有效降低施工成本,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