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地下水中铁量的测定方法——二氮杂菲分光光度法的技术要求、操作步骤和结果计算。本文件适用于地下水中可溶性铁(Fe2+)及总铁(Fe3+和Fe2+)含量的测定。
Title:Methods for Analysis of Groundwater Quality - Part 23: Determination of Iron Content - 1,10-Phenanthroline Spectrophotometric Method
中国标准分类号:P57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60.5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近年来,随着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地下水质量的检测与保护成为全球关注的重点领域之一。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布的《DZT 0064.23-2021 地下水质分析方法 第23部分:铁量的测定二氮杂菲分光光度法》为地下水中铁含量的测定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技术指导。这一标准不仅填补了相关领域的空白,还为地下水质量评估和污染治理提供了有力支持。
铁是地下水中的常见金属离子,其含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水质的安全性和可利用性。过量的铁会导致水体呈现黄色或红色,影响感官品质,同时可能对工业用水和生活饮用水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准确测定地下水中的铁含量具有重要意义。DZT 0064.23-2021标准通过引入二氮杂菲分光光度法,为铁含量的测定提供了高效、精确的方法。
二氮杂菲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基于化学显色反应的定量分析方法。该方法利用铁离子与二氮杂菲试剂反应生成稳定的络合物,在特定波长(通常为510 nm)下测量吸光度,从而计算铁的浓度。这种方法具有以下优势:
以某地区地下水监测项目为例,研究团队采用DZT 0064.23-2021标准对当地100个地下水样本进行了铁含量测定。结果显示,约30%的样本中铁含量超标,其中部分区域的铁浓度高达0.5 mg/L,远超国家规定的0.3 mg/L限值。通过对这些样本的进一步分析,研究团队发现铁污染主要来源于周边钢铁厂的废水排放。这一案例充分证明了该标准在实际监测中的实用价值。
尽管DZT 0064.23-2021标准已经为地下水铁含量的测定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但仍有改进空间。例如,可以结合现代仪器如原子吸收光谱仪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进一步提升检测精度和效率。此外,加强与其他污染物(如锰、砷等)的联合检测研究,将有助于更全面地评估地下水的质量状况。
总之,DZT 0064.23-2021标准的发布标志着我国地下水监测技术迈上新台阶。未来,我们期待更多类似的标准出台,为环境保护和水资源管理提供更加坚实的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