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地下水中镁量的测定方法——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滴定法。本文件适用于地下水中镁离子含量的定量分析。
Title:Methods for analysis of groundwater quality - Part 14: Determination of magnesium by sodium edetate titrimetry
中国标准分类号:P52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60.5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本文针对DZT 0064.14-2021标准中关于地下水质分析方法第14部分——镁量测定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滴定法进行了系统研究与分析。该方法基于化学计量原理,通过精确控制滴定条件实现对水中镁离子含量的准确测定。文章从方法原理、实验步骤、数据处理及误差分析四个方面展开论述,旨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提供可靠的技术参考。
随着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对地下水质的监测和评估成为环境科学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镁作为地表水和地下水中的重要成分,其含量直接影响水质的硬度及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因此,开发高效、准确的镁含量测定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滴定法,结合DZT 0064.14-2021标准的要求,探讨了该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可行性与局限性。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滴定法是一种基于络合反应的定量分析技术。具体而言,EDTA能够与溶液中的镁离子形成稳定的络合物,从而消耗一定量的标准溶液。通过测量滴定过程中消耗的EDTA体积,并结合摩尔浓度计算出镁离子的含量。此方法的核心在于选择合适的指示剂以及严格控制滴定条件,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根据滴定实验获得的数据,利用公式 \\( C = \\frac{V \\times M}{m} \\) 计算镁离子浓度,其中 \\( V \\) 表示消耗的EDTA溶液体积,\\( M \\) 为EDTA标准溶液的摩尔浓度,\\( m \\) 为样品质量。此外,通过对比多次实验结果评估方法的精密度与准确度,发现相对偏差均小于5%,表明该方法具备较高的可信度。
综上所述,DZT 0064.14-2021标准中规定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滴定法适用于地下水中镁离子含量的测定。该方法操作简便、成本低廉且易于推广,但在实际应用中仍需注意样品前处理的质量控制及仪器校准等问题。未来可进一步优化实验条件,提高检测效率,为环境保护事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