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含煤岩系钻孔岩芯中岩石成因类型的划分原则和描述方法。本文件适用于煤炭地质勘查及相关的地质研究工作。
Title:Description Standard for Coal-Bearing Strata Drill Hole Core - Part 2: Lithological Genetic Types
中国标准分类号:P43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ZT 0002.2-1991 含煤岩系钻孔岩芯描述标准》是地质勘探领域的重要规范之一,其目的在于为含煤岩系的钻探岩芯描述提供统一的技术标准。本文将聚焦于该标准中关于岩石成因类型的描述要求,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与挑战。
岩石成因类型是指通过研究岩石的矿物组成、结构特征以及形成环境,确定其成因过程和来源的一系列分类方法。在含煤岩系的研究中,准确识别岩石的成因类型不仅有助于理解煤炭资源的赋存条件,还能够指导后续的矿产勘查工作。因此,《DZT 0002.2-1991》对岩石成因类型的描述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尽管《DZT 0002.2-1991》提供了详尽的描述框架,但在实际操作中仍面临一些问题。首先,由于不同地区地质条件差异显著,某些特定类型的岩石可能难以归类到标准提供的模板中。其次,部分描述指标(如矿物含量)需要依赖高精度仪器进行定量分析,这增加了工作量和成本。
然而,这些挑战并未削弱该标准的价值。相反,它为研究人员提供了一个标准化的工作流程,使得跨区域的数据对比成为可能。此外,随着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自动化工具被引入到岩芯描述过程中,这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并减少了人为误差。
综上所述,《DZT 0002.2-1991 含煤岩系钻孔岩芯描述标准》对于岩石成因类型的描述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虽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其核心理念——即通过系统化的观察与分析来揭示地质历史——仍然是现代地质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未来,我们期待看到更多基于此标准的研究成果涌现出来,为煤炭资源的开发与保护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