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中小学教室光环境测量的术语和定义、测量条件、测量仪器、测量方法及数据处理要求。本文件适用于中小学教室光环境的测量与评价,其他类似场所可参照执行。
Title:Measurement Method for Optical Environment in School Classrooms
中国标准分类号:P57
国际标准分类号:13.2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中小学教室光环境测量方法新旧标准差异解读——以照度均匀度为例
在TJYBZ 025-2022《中小学教室光环境测量方法》中,与旧版标准相比,有一项重要的变化是关于照度均匀度的规定。旧版标准对这一指标的要求较为笼统,而新版标准则更为细化和科学。本文将围绕照度均匀度的变化展开详细解读,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操作方法。
照度均匀度是衡量教室照明质量的重要参数之一,它直接关系到学生视觉舒适度和学习效率。新版标准不仅提高了对均匀度的具体数值要求,还增加了测量点的分布规范以及计算公式。例如,在旧版标准中,仅规定了“照度均匀度应大于某一值”,但并未明确具体的测试位置和计算方式。而在新版标准中,则明确要求每个教室需在地面、课桌高度等不同高度上设置至少9个测点,并采用加权平均法来计算均匀度。
这种改变的意义在于更加贴近实际使用情况。过去由于缺乏统一的测量标准,很多学校虽然安装了符合国家标准的灯具,但由于布灯不合理或维护不当,导致实际效果并不理想。新版标准通过引入更精确的测量手段,能够帮助教育机构更好地评估现有设施状况,并采取针对性改进措施。
那么如何按照新版标准正确地进行照度均匀度测量呢?首先需要准备专业的照度计设备,并确保其校准有效期内;其次按照标准要求布置测点,通常是在教室中心区域及四周均匀分布;然后依次记录各测点的数据,最后利用公式计算出整个空间内的照度均匀度指标。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关注平均值外,还需要特别注意最低照度是否达到要求,因为这往往决定了学生能否清晰看到黑板内容。
总之,TJYBZ 025-2022对于照度均匀度的规定体现了我国对学生健康关怀的进步。通过严格执行这一标准,可以为孩子们创造一个更加明亮舒适的课堂环境,从而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