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采用配电线载波技术的配电自动化系统中低压配电线载波传输的相关参数和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基于配电线载波技术的配电自动化系统的规划、设计、实施和运行维护。
Title:Distribution Automation Using Power Line Carrier on Distribution Lines - Part 1-4: General Rules - Transmission Parameters for Medium and Low Voltage Distribution Lines
中国标准分类号:F37
国际标准分类号:33.2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LZ 790.14-2002是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制定的一项重要技术规范,主要用于指导配电线载波技术在配电自动化中的应用。该标准的第1-4部分聚焦于总则及中低压配电线载波传输参数,为电力系统的设计、实施和维护提供了统一的技术依据。这一标准不仅涵盖了理论基础,还结合了实际工程经验,具有极高的实用价值。
配电线载波技术是一种通过电力线传输数据信号的方法,其核心在于利用现有的电力网络作为通信媒介,从而避免额外铺设通信线路的成本。这种技术的关键在于如何优化信号的传输效率和稳定性,特别是在中低压配电网络中,由于环境复杂,信号容易受到干扰。因此,DLZ 790.14-2002对载波信号的频率范围、调制方式以及抗干扰能力提出了明确要求。
在DLZ 790.14-2002中,传输参数是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参数包括但不限于:
以某城市智能电网改造项目为例,该项目采用了DLZ 790.14-2002标准进行配电线载波部署。通过优化传输参数,该城市的配电自动化系统实现了99%以上的数据传输成功率,显著降低了故障排查时间。此外,该系统的运行数据显示,在恶劣天气条件下,信号衰减幅度仅为预期值的80%,充分验证了标准的有效性。
尽管DLZ 790.14-2002为配电自动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但仍面临一些挑战。例如,随着新能源接入比例的增加,电力网络的动态特性变得更加复杂,这对载波信号的稳定性提出了更高要求。未来的研究方向可能包括开发更高效的自适应算法,以及探索基于人工智能的信号处理方法。
预览图若存在模糊、缺失、乱码、空白等现象,仅为图片呈现问题,不影响文档的下载及阅读体验。
当文档总页数显著少于常规篇幅时,建议审慎下载。
资源简介仅为单方陈述,其信息维度可能存在局限,供参考时需结合实际情况综合研判。
如遇下载中断、文件损坏或链接失效,可提交错误报告,客服将予以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