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变电站自动化设备和系统中功能的通信要求及装置建模的具体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变电站内通信网络和系统的规划、设计、实施与运行。
Title:Communication networks and systems in substations - Part 5: Communication requirements by function and device models
中国标准分类号:F21
国际标准分类号:33.2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LT 860.5-2006是中国电力行业的一项重要标准,属于《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系列的一部分。这一标准主要关注变电站中通信网络的功能性通信需求以及相关装置的模型定义。它为变电站内设备之间的信息交换提供了统一的技术框架,确保了不同制造商的产品能够实现互操作性,从而提高了整个系统的可靠性和效率。
DLT 860.5-2006对变电站内的各种功能模块提出了明确的通信要求。这些要求涵盖了从数据采集到控制指令执行的全过程,包括但不限于保护装置、测量仪器、断路器等设备之间的交互。例如,在保护装置与监控系统之间,需要实时传输故障信号以快速响应电网异常情况;而在调度中心与变电站之间,则需确保命令传递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为了实现上述功能需求,DLT 860.5-2006还定义了一套完整的装置模型体系。这套模型不仅描述了各个组件的基本属性,还明确了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通过这种标准化建模方式,可以简化系统集成过程,并促进新技术的应用推广。
以某大型城市配电网改造项目为例,该工程采用了符合DLT 860.5-2006标准的解决方案。经过实施后,不仅显著提升了供电稳定性,而且大幅降低了运维成本。据统计,在过去一年里,由于通信故障导致的服务中断次数减少了70%,同时技术人员的工作负担也减轻了约40%。
综上所述,DLT 860.5-2006作为指导原则,在推动我国智能电网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技术进步和社会需求的变化,相信这一标准将会继续得到完善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