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电力行业中生产性粉尘监测的技术要求、方法和评价准则。本文件适用于电力行业劳动环境中生产性粉尘的监测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Monitoring of Labor Environment in Electric Power Industry - Part 2: Monitoring of Production Dust
中国标准分类号:C73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4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以下是关于《DLT 799.2-2002 电力行业劳动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第2部分:生产性粉尘监测》的常见问题解答。
回答:DLT 799.2-2002标准的主要目的是为电力行业的劳动环境监测提供技术指导,特别是针对生产性粉尘的监测。其目的是保障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防止因粉尘污染导致的职业病,同时为企业提供科学的监测方法和评价依据。
回答:生产性粉尘监测的重点对象包括但不限于煤尘、矽尘、水泥尘等常见粉尘类型。这些粉尘可能来源于发电厂锅炉燃烧、输煤系统、脱硫装置等关键环节。
回答:监测点的选择应根据生产性粉尘的来源和分布情况确定。通常需要在以下位置设置监测点:
回答:粉尘浓度的监测频率应根据实际工作环境确定。一般情况下,建议每月进行一次常规监测;若发现异常或特殊工况下(如设备检修、大修期间),需增加监测频次至每日甚至每小时。
回答:根据DLT 799.2-2002标准,粉尘浓度的限值为:
回答:当粉尘浓度超标时,应采取以下措施:
回答:DLT 799.2-2002标准推荐的粉尘采样方法包括滤膜法和直接读数法。
回答:监测数据应详细记录并妥善保存,至少保存两年以上。记录内容应包括:
回答:员工培训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回答:DLT 799.2-2002标准适用于电力行业内的各类企业,但具体实施细节可能因企业的规模、工艺流程和粉尘种类而有所不同。因此,各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监测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