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带电设备红外诊断的技术原则、检测方法、缺陷判断依据及处理建议。本文件适用于电力系统中运行的各类带电设备的红外诊断工作。
Title:Application Guidelines for Infrared Diagnostic Technology on Live Equipment
中国标准分类号:K81
国际标准分类号:29.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LT 664-1999 是中国电力行业的一项重要标准,旨在规范带电设备红外诊断技术的应用原则。这项技术通过利用红外成像设备检测设备表面的温度分布,从而发现潜在的故障隐患。这项技术在电力系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因为它能够在不中断设备运行的情况下,对设备进行实时监测和诊断。
红外诊断技术的核心原理在于热辐射的检测与分析。当设备内部发生故障时,通常会导致局部过热现象,这种热量可以通过红外成像设备捕捉并转化为图像。通过对这些图像的分析,技术人员可以判断设备是否存在异常情况,如接触不良、绝缘老化等。
红外诊断技术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的多个环节。以下是几个主要的应用场景:
例如,在某次变电站巡检中,技术人员通过红外成像设备发现一台变压器的接头处存在明显过热点。经过进一步检查,确认是由于连接螺栓松动导致的接触电阻增大。及时处理后避免了可能发生的停电事故。
DLT 664-1999 对红外诊断技术提出了明确的技术指标和操作规范。例如,要求设备的温度分辨率应达到0.1℃以上,以确保能够准确捕捉细微的温差变化。此外,标准还强调了检测环境的重要性,包括背景温度的控制以及风速的影响。
在实际操作中,技术人员需要严格按照标准执行,同时结合自身经验进行综合判断。例如,在一次电厂设备巡检中,技术人员通过多次测量排除了外界干扰因素,最终确认了一台冷却风机的电机轴承温度异常升高,为后续维修提供了可靠依据。
总之,DLT 664-1999 标准为红外诊断技术的应用提供了科学指导,不仅提高了设备运行的安全性,还显著降低了维护成本。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红外诊断技术将在更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