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多功能电能表与数据终端设备之间进行串行数据交换的通信规约,包括物理连接、通信链路和应用层协议。本文件适用于采用RS-485接口的多功能电能表的数据通信。
Title:Communication Protocol for Multi-function Electricity Meters DLT 645-1997
中国标准分类号:L80
国际标准分类号:33.1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LT 645-1997 是中国电力行业用于多功能电能表通信的标准,广泛应用于电能计量领域。以下是关于该标准的常见问题及其解答。
DLT 645-1997 规定了多功能电能表与数据终端设备之间的物理连接、通信链路及数据传输格式,主要用于实现电能表的数据采集和通信功能。
DLT 645-1997 支持两种通信方式:
DLT 645-1997 的通信帧由以下部分组成:
地址域用于唯一标识电能表的设备地址。在通信过程中,主站通过地址域定位目标电能表并进行数据交互。地址域的长度根据实际需求设定,通常为6字节或8字节。
当接收到的数据帧校验失败时,应丢弃该帧并重新请求数据。DLT 645-1997 使用纵向奇偶校验法计算校验码,因此需要严格按照协议要求生成和验证校验码。
是的,DLT 645-1997 支持多块电能表通过同一通信链路进行通信。主站可以通过轮询机制依次访问每块电能表。
DLT 645-1997 是一个经典版本,但许多现代电能表仍然支持该协议。然而,随着技术发展,建议逐步过渡到更新版本(如 DLT 645-2007),以获得更好的性能和扩展性。
通信速率过慢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通信线路质量、波特率设置不当等。建议检查以下几点:
DLT 645-1997 本身不支持加密通信,所有数据以明文形式传输。如果需要更高的安全性,建议结合其他安全措施(如身份认证、数据加密)。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确认电能表是否支持该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