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火力发电厂燃煤中灰及渣中硫的测定方法以及燃煤可燃硫的计算方法。本文件适用于火力发电厂燃煤硫分分析及相关环保、燃烧效率评估工作。
Title:Methods for testing fuel in thermal power plants - Determination of sulfur in ash and slag and calculation of combustible sulfur in coal
中国标准分类号:F13
国际标准分类号:75.160.1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LT 567.7-1995是中国火力发电领域的一项重要标准,专门用于规范灰及渣中硫的测定以及燃煤可燃硫的计算方法。这项标准为火力发电厂提供了科学、系统的操作指南,确保了燃料分析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通过这一标准,电厂可以更好地评估煤质特性,优化燃烧过程,减少环境污染。
灰及渣中硫的测定是DLT 567.7-1995的核心内容之一。硫的存在形式多样,包括硫酸盐硫、有机硫和单质硫等。准确测定这些成分对于了解煤炭燃烧后的污染排放至关重要。常用的测定方法包括化学滴定法和仪器分析法,如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和红外光谱仪。
燃煤可燃硫是指在燃烧过程中未被氧化的硫分,这部分硫会以气态形式释放出来,形成SO₂等有害气体。DLT 567.7-1995规定了通过煤样的工业分析数据来估算可燃硫的方法。例如,可以通过煤的挥发分、灰分和水分等参数间接推算出可燃硫的比例。
例如,在某火力发电厂的实际应用中,技术人员通过对一批次煤炭样本进行测试,发现其灰分含量较高,而可燃硫比例较低。这表明该批次煤种更适合用于低硫排放要求的工况下,从而帮助电厂调整运行策略,降低环保成本。
DLT 567.7-1995不仅为火力发电行业提供了技术支撑,还促进了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然而,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也面临一些挑战,比如不同实验室之间的检测结果可能存在偏差,需要进一步统一操作规程;此外,随着新能源技术的发展,如何平衡传统燃煤发电与新型能源的关系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总之,DLT 567.7-1995作为一项基础性的国家标准,在保障火力发电厂安全稳定运行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未来应继续完善相关配套措施,推动整个行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