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直流输电线路对电信线路产生危险影响的防护设计原则、方法和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直流输电线路与电信线路平行或接近时的危险影响防护设计。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rotection Design of DC Transmission Lines on Telecommunication Lines
中国标准分类号:K21
国际标准分类号:3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在遵循DLT 5340-2006标准核心原则的基础上,通过优化流程和降低成本,可以提升实际操作中的灵活性。以下是针对直流输电线路对电信线路危险影响防护设计的10项弹性方案。
选择性能相近但成本更低的材料,例如采用新型绝缘材料代替传统材料,确保防护效果的同时降低采购成本。
将防护系统设计为模块化结构,便于现场快速安装和维护,减少施工时间和人力成本。
根据电信线路的重要程度划分防护等级,对高优先级区域加强防护,而低优先级区域则采取简化措施,实现资源合理分配。
引入智能传感器和远程监控设备,实时监测电信线路状态,减少人工巡检频率,提高效率并降低运营成本。
与电信运营商共同设计防护方案,共享数据和技术资源,避免重复工作,降低整体项目成本。
根据不同季节环境变化(如湿度、温度)动态调整防护参数,以适应不同气候条件,减少不必要的过度防护。
加强施工人员的专业培训,提高工作效率,缩短工期,同时减少因操作失误导致的额外支出。
将防护工程分为多个阶段逐步推进,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根据预算情况灵活安排实施进度。
将部分非核心任务外包给专业公司,如定期检测或维修服务,集中精力于关键环节,提升整体管理效率。
引入新技术(如无线通信技术)优化现有防护体系,既符合标准要求又能显著降低长期运行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