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火力发电厂贮灰场岩土工程勘测的技术要求、方法和内容。本文件适用于火力发电厂贮灰场的岩土工程勘测工作。
Title:Technical Code for Geotechnical Investigation of Ash Disposal Site in Thermal Power Plant
中国标准分类号:P57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在遵循DLT 5097-1999标准的前提下,通过灵活执行和优化流程,可以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同时降低成本。以下是基于核心业务环节提出的10项弹性方案。
将传统的一次性全面勘测分解为初步勘测和补充勘测两个阶段。初步勘测覆盖关键区域,后续根据需要补充细节,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工作。
充分调研已有的地质资料,避免完全依赖现场勘测。对于相似地形或条件的区域,可以参考历史数据,减少实地测量的工作量。
采用无人机进行大面积地形扫描,替代部分人工勘测任务。这种方式能显著提高效率,并降低人力成本。
根据贮灰场不同区域的重要性,实施分级勘测策略。高风险区重点勘测,低风险区简化流程,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选用模块化的勘测设备,便于根据不同任务需求灵活调整配置。这种做法既能满足多样化需求,又能降低设备采购成本。
在项目初期设定灵活的预算框架,允许根据实际勘测进展动态调整资金分配。这样可以避免因计划僵化导致的资金浪费。
与其他相关单位合作组建联合勘测团队,共享资源和技术力量。这种方式既能提升工作效率,也能降低单方投入的成本。
引入信息化管理工具,对勘测数据进行实时记录和分析。这不仅能提高数据准确性,还能减少人为错误带来的额外成本。
对当地技术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使其具备基本的勘测能力。这样既能解决人力资源不足的问题,又能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在风险评估中,按照潜在影响大小对问题进行优先级排序,集中资源处理高危区域。这种方法能够有效控制整体勘测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