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水电水利工程施工期间围堰的设计原则、安全标准、稳定性分析方法及特殊情况下的处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水电水利工程中各类围堰的设计与施工。
Title:Code for Design of Cofferdams in Hydroelectric and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s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本导则适用于哪些工程场景?
DLT 5087-1999 主要用于指导水电水利工程中围堰的设计工作,适用于需要临时挡水或导流的各类水电工程,包括但不限于大坝建设、河道整治等。
围堰设计的主要考虑因素有哪些?
围堰结构形式有哪些推荐选择?
如何确定围堰的高度和宽度?
围堰高度和宽度需根据设计洪水标准、上下游水位差及施工期间可能的最高水位来计算。通常,导则建议预留一定的安全裕度以应对突发情况。
围堰拆除时需要注意什么?
围堰设计中如何考虑防渗问题?
导则建议采用复合防渗结构,如在土石围堰中设置粘土心墙或铺设防水布。同时,应定期检查防渗设施的有效性,及时修复损坏部分。
围堰设计是否需要考虑地震影响?
是的,导则明确要求在地震活跃区域进行围堰设计时,需结合地震烈度等级,加强围堰结构的抗震性能,确保其在极端条件下的稳定性。
围堰施工期间如何保证水流畅通?
围堰设计中如何平衡经济性和安全性?
导则强调,在满足安全要求的前提下,应尽量优化设计方案,降低建设成本。例如,通过合理的材料选择和技术手段减少围堰体积。
围堰设计完成后需要进行哪些验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