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沉水植物种苗规模化扩繁的术语和定义、设施要求、繁殖方法、养护管理、质量控制及档案管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沉水植物种苗的规模化扩繁及其相关生态环境修复活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Large-scale Propagation of Submerged Plant Seedlings
中国标准分类号:B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TCSES 63-2022《沉水植物种苗规模化扩繁技术规程》相较于旧版标准,对沉水植物种苗的扩繁技术提出了更细化的要求。其中,关于“水质调控”这一章节的变化尤为显著。新版标准中,明确要求在种苗扩繁过程中,需根据不同阶段的生长需求调整水质参数,并首次引入了pH值动态监测的具体指标。
以pH值调控为例,老版标准仅笼统地提到保持水质稳定,但未给出具体数值范围。而在新版标准中,则明确规定了从种苗培育初期到定植前的整个过程中,水体pH值应维持在6.5至8.0之间,并且每天早晚各监测一次,确保波动幅度不超过0.5个单位。如果超出此范围,则需要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调整。
那么如何有效实施这一规定呢?首先,在日常管理中要配备高精度的pH计,定期校准设备以保证测量结果准确无误。其次,当发现pH值过高时,可以通过添加稀释后的醋酸溶液来降低;若过低,则可以适量施加石灰乳剂提高。同时还需要注意避免直接使用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作为水源,防止因污染物导致水质恶化影响种苗健康发育。
此外,在实际操作中还应该结合当地气候条件、季节变化等因素灵活调整方案。例如,在夏季高温时期可能更容易出现藻类大量繁殖从而引起pH剧烈波动的情况,这时就需要加强换水频率并配合生物净化手段共同维护良好环境。
通过以上这些细致入微的操作,才能更好地落实TCSES 63-2022中关于水质调控的新要求,为沉水植物种苗提供一个适宜生长的小气候,进而提升整体扩繁效率与质量。